close

在『首次發現』文章中,草草敘述了第一次聽到恐慌症的情形

其實除了方醫生,另一位我的中醫師吳醫生,也是我無限感激的對象

他們兩位,一位讓我知道「恐慌症」,一位則是讓我治好「恐慌症」

 

事情要從方醫生那晚看著我說:

Life is not perfect, but can be completed. 開始

前篇文章有提到,方醫生其實是內分泌專業的醫師

他只是非常博學多聞~所以他無法讓我繼續掛他的門診

而是強烈的叮嚀、囑咐我:「去看身心科,然後一定要吃藥」

隔幾天我就到身心科報到了,這也是我很差很差很差的看診經驗

在踏進身心科之前,我其實是分不太清楚「精神科醫師」跟「心理諮商」的差別的

在我的既定成見中,認為身心科醫師,應該也是具備心理諮商能力的吧

這樣的成見造成了我初次與身心科相會的極差印象

 

他們只會給你藥!

 

這是真的,在電影中、漫畫、動畫,甚至書籍裡

描寫到精神科時,有的人會抗拒看醫生,因為「他們只會給你藥」

走出身心科,我只拿健保給付的藥,剛剛的女醫生推薦了我一堆自費藥

宣稱吃了「一覺好眠」,我說,那才不是醫生,只是穿著白袍的人。

是的,他根本不想傾聽你的痛苦或煩惱

聽完我所描述的症狀後,我說,我不太想吃藥,比較想做心理諮商

女醫生面露不悅,斜眼盯著我:「你大腦生病了為什麼不吃藥?!」

「你感冒會吃藥,那你現在大腦生病,為什麼不吃?你這不是很矛盾嗎?」

 

從我當時的角度看,這讓我感到沒有尊嚴,不被尊重

當時雖然痛苦,但我自認並沒有這麼嚴重,我敢獨自出門遠行

也能正常上下班,只是大部分時候我很不舒服。

的確,我會感覺失真、脫離現實、瀕臨死亡跟失控

在step by step的身心醫學訓練中,這就是「大腦有問題」的意思吧。

 

事實上在身心科確診恐慌症後,我接連看了兩三家身心科

甚至橫越大台北地區,只希望能找到「好」醫生

但是 life is not perfect, 現實不盡然能符合我的想像

最後我放棄了傳統西方身心科,拿到的藥我一顆也沒吃

而這期間我同時在家附近的中醫看診(其中一家身心科還是吳醫師介紹的XD)

我的心路歷程、身心科看診的心情經驗...種種,總是第一時間跟中醫師分享

中醫師吳醫師也很妙,在我告訴她,我是「恐慌症」的時候

醫師說:「嗯,你的脈象不到自律神經失調那麼嚴重,只是有症狀而已」

啊~聽了是多麼放心啊(´▽`ʃ♡ƪ)"

每次看診,醫生微笑打招呼後第一句話總是:「最近還好嗎?有沒有正常吃?有睡飽嗎?」

 

天堂!天使!

 

謹慎考慮之後,我選擇了中醫,身心科掰掰~

我的中醫師--吳醫師給了我許多生活上很有益的建議

例如:三餐正常,多吃蔬菜水果,保持運動習慣

「腹式呼吸」+「接受它」是那半年多最常做的,之後的文章再另闢專篇。

我想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不管是心理狀態或是恐慌的狀態

有些人除了恐慌,往往會伴隨其他例如憂鬱、其他情緒問題..等

我則是有相當程度的焦慮跟強迫症(確診時有被雷劈到的感覺,燈!)

因此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醫生、醫院甚至是療法,非常重要哦!

想想看,若是每次要去回診時,想到又要看到那個醫生,就覺得不開心

那你吃那個醫生開的藥、跟他講話、聽醫生建議...都能夠真心信服嗎?

 

 

 

參考資料:https://mednote.wordpress.com/panic/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鼻子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